首页 资讯 正文

青岛崂山:唯正唯实构筑精神支柱 向上向善培育时代新人

体育正文 269 0

青岛崂山:唯正唯实构筑精神支柱 向上向善培育时代新人

青岛崂山:唯正唯实构筑精神支柱 向上向善培育时代新人

齐鲁网·闪电新(xīn)闻5月26日讯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青岛市崂山区立足打造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”工作部署,构建起“1个区级(qūjí)中心、5个街道(jiēdào)所、165个村(社区)站”的全覆盖阵地网络,不断激发文明实践、文明培育、文明创建整体活力,在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上持续走在前列,助力全市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稳中有进、进中(jìnzhōng)提质。 文明实践——昂扬精神面貌(jīngshénmiànmào) 向上向善蔚然成风 身着中式礼服、手持折扇入场,行三拜礼、饮合卺酒……5月21日,2025年青岛市新时代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实践集体婚礼(海尔专场)在(zài)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——石老人海水浴场举行,24对新人在碧海蓝天(lántiān)的见证下立下誓言。 据统计,2019年(nián)以来,崂山区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(jiéhūn)礼(hūnlǐ)堂为300余对新人举办文明婚礼,“相亲—求婚—婚礼仪式”全链条公益婚恋服务不仅擦亮(cāliàng)了“海誓山盟”新时代文明婚礼品牌,更传递出社会风气和公共价值导向的积极转变。 文化“两创(liǎngchuàng)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牵引逻辑和实践路径。 在沙子口(shāzikǒu)街道,“文化传送员”刘承娥带着35名学员亲手缝制(féngzhì)儿童汉服;在中韩街道的北村华兴社区,社区基层干部(jīcénggànbù)带着社区文化“两创”学员们,编创五行通体操、学习民族舞蹈(wǔdǎo)、开展健康养生活动。由山东省级非遗崂山(láoshān)武术创新研发而来的养心操,已成为文化“两创”培训班必修课。 结合本土非遗,崂山区已累计举办文化“两创”活动7900余场,惠及群众(qúnzhòng)31.6万人次(wànréncì)。 同时,依托(yītuō)“文明实践 德耀崂山(láoshān)”文明实践品牌,崂山区列清“居民需求清单”“社会资源清单”“项目(xiàngmù)服务清单”,每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万场,全区注册(zhùcè)志愿者超10.9万人(wànrén),志愿团队1500余个,绘就了一幅“阵地全域覆盖、活动全民参与、文明全域浸润”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动图景。 如今,“15分钟文明(wénmíng)实践圈”已经成为崂山区实现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(zhì)基层末梢的重要支撑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企业联盟(liánméng)、崂山区青少年家庭志愿联盟、崂山区大学生公益联盟“三大公益联盟”让(ràng)文明实践在各行各业“开花”,“山海五心 志愿五为”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(fúwù)多次荣获国家级、省级奖项。 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。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更大威力,就必须(bìxū)在实践中(zàishíjiànzhōng)弄懂做实,不断滋养新时代精神文明新风尚。 文明(wénmíng)培育——点亮文明之炬 凡人微光德耀崂山 在(zài)崂山区北宅街道燕石村,朴实善良的乔元敏在二哥去世后,用心用情照顾智力残障(cánzhàng)侄嫂16年,期间没有出过一次远门,即便经历心脏和肺部(fèibù)两次手术,也从未放弃对侄嫂的照顾。 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经过系统化、全(quán)链条的道德典型培育选树(xuǎnshù),“上善若水 德耀崂山”的公民道德建设品牌已如春风化雨,融入社会(shèhuì)民生治理。《崂山区道德典型管理(guǎnlǐ)办法》的实施,进一步为全社会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(dǎoxiàng),让“弘扬社会正气,树立道德新风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。 金家(jīnjiā)岭街道锦园社区居民蓝正信默默从事公益(gōngyì)30载,期间他纵身大海10余次,救起19个陌生人;退休后牵头成立公益救援队(jiùyuánduì),守护网红打卡地——小麦岛的海域安全。 顶层有制度、中层有阵营、基层有举措的道德(dàodé)典型关爱“三圈层”模式,在崂山区形成了“一德立而百善(bǎishàn)从之”的群体效应,一批批事迹(shìjì)突出、品德高尚、社会认可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山海之间相继涌现。 截至目前,崂山区共有区级道德(dàodé)(dàodé)模范80人、青岛市“文明市民”65人、“感动青岛”道德模范20人、“山东好人(hǎorén)”29人、山东省道德模范1人、“中国(zhōngguó)好人”8人、“感动中国”道德模范1人,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已然形成。 春风化雨(chūnfēnghuàyǔ)润童心,文明薪火代代传。 围绕“培养什么人(rén)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个全环境立德树人核心议题(yìtí),崂山区着力构建学校、家庭(jiātíng)、社会、网络、心理“五位一体”全方位校家社协同育人格局。 目前已在全区39所中小学校建立家庭教育站(zhàn)点10个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在5个街道、38个社区(shèqū)开展家庭教育基地试点(shìdiǎn),仅2024年就与区教体局共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主题(zhǔtí)活动500余场,摸索出了独具匠心的“崂山答卷”。 文明创建——共享文明成果 民生(mínshēng)福祉全面提升 在崂山辖区(xiáqū)内的商超、景点、街巷等地,经常会偶遇“山哥海妹”,他们是崂山区(láoshānqū)文明使者卡通人物IP。 “小餐桌(cānzhuō)见大文明(wénmíng)”“景中(jǐngzhōng)有我 文明同行”“倡导文明养犬”“礼让斑马线”……每到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假日,“山哥海妹(hǎimèi)”就化身“宣传大使”,在各大场所通过各种形式倡导文明素养提升,持续推动文明城市理念深入人心。 上路行驶,互相礼让;在外用餐,践行光盘;投放(tóufàng)垃圾(lājī),自觉分类……不少市民发现(fāxiàn),发生在自己身边可感可见的文明(wénmíng)行为正在悄然增多。“宣教+实践+引导”的工作模式在提升崂山区市民思想觉悟、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人以城为(chéngwèi)“家”,城以人为“本”,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文明(wénmíng)创建的目标所向(xiàng)。崂山区持续在更深、更精、更细、更实上下功夫,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、结果导向,全面(quánmiàn)提升创建工作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推动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园创建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的响亮品牌。 文明(wénmíng)创建(chuàngjiàn)非一日之功,只有搭建群众便于参与、乐于参与的平台载体,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,才能(cáinéng)形成人人关心、人人支持、人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。 为此,崂山区通过文化(wénhuà)“两创”与(yǔ)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,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治教化作用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,促进(cùjìn)基层(jīcéng)治理提质增效,缩小城乡精神文化差距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。 城市与(yǔ)文明相伴相生(shēng)、相互(xiānghù)成就。立足新时代新征程,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,就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,昂扬精神面貌、凝聚精神力量。 从善如登,唯正唯实。据(jù)崂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接下来,崂山区将围绕立精神支柱、树价值标杆、育时代(shídài)(shídài)新人、筑文化根基,不断与国家发展同频(tóngpín)、与时代进步共振(gòngzhèn)、与人民企盼连心,以精神文明新成效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,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篇章”。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(qīngdǎo)报道
青岛崂山:唯正唯实构筑精神支柱 向上向善培育时代新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